当前位置:好一点 > 教育资讯 >高考政策 >正文

我国现行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是哪版?

更新:2023年02月26日 14:12 好一点

好一点小编带来了我国现行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是哪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现行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是哪版?

我国现行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是哪版?

基本信息:书 名: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DL5073-20规 格:850毫米X1168毫米英文名:Specification for sei*ic design of hydraulic structures开 本:32作 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译 者:印 次:1定 价: 13.00 版 次:1特 价: 含 盘:否页 码:96下 载:否 ISBN :155083.261点击次数:267字 数:76介质种类: MediaID 出版时间 :2001-3-1 0:00:00内容简介:为做好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减轻地震破坏及防止次生灾害,特制定本规范。  适用范围: 1主要适用于设计烈度为6、7、8、9度的1、2、3级的碾压式土石坝、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拱坝、平原地区水闸、溢洪道、地下结构、进水塔、水电站压力钢管和地面厂房等水工建筑 物的抗震设计。

2设计烈度为6度时,可不进行抗震计算,但对1级水工建筑物仍应按本规范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 3设计烈度高于9度的水工建筑物或高度大于250m的壅水建筑物,其抗震安全性应进行专门研究论证后,报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工民建施工主要的规范有哪些?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

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

1.

2.006年版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

4.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

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

2.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

2.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

2.J220-200

2.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

2.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

2.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

2.1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

1.J130-200

1.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

3.1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

2.1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

1.15.《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

2.J218-200

2.16.《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

8.1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

1.18.《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

1.J129-200

1.

2.002年版19.《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

2.20.《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

3.21.《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

2.22.《烟囟设计规范》GB50051-200

2.2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

2.J186-200

2.2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

5.

2.005年版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

4.26.《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

5.27.《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

4.2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

7.29.《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

6. 30.《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

9.3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

3.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

1.2.《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 87-9

2.3.《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 89-9

2.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9

4.5.《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9

9.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

9.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

1.2006年版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

2.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

4.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

1.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

2.1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

4.13.《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8

7.1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

9.1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

9.1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

4.17.《铁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TB 100

2.5-200

5.1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

8.19.《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

1.20.《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0

5.21.《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

1.22.《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 10027-200

1.23.《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0

1.24.《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 10035-200

2.25.《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240-9

7.26.《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 250-9

8.27.《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200

1.28.《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

9.29.《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3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

1.3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

2.32.《岩土工程监测规范》YS 5229-9

6.33.《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0-9

4.3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

7.35.《孔隙水压力测试规程》CECS 55 : 9

3.36.《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 123-200037.《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

8.3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

1.39.《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

3.4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

2.4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

5.4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J302-200

4.43.《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 50290-9

8.4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为什么两个标准号

一个是原水利部颁发的水利行业标准:SL 203-97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根据《中水协秘[2015]4号 关于发布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现行技术标准名称第四版的通知》依然有效。

另一个是国家经贸委颁发的电力行业标准:DL 5073-2000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该标准已废止,被国家能源局颁发的能源行业标准  NB 35047-2015 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替代,在这已经有了区分。

考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最重要的七本规范是哪几本

重点规范: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

1.

2.009 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

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

3.新规范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

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

10.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

2.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

8.8.《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

4.9.《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

3.次重点规范:10.《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

9.11.《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

3.12.《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

4.1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

7.14.《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

2.5-200

5.15.《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

6.1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

4.17.《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5395-200

7.18.《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

8.19.《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

8.2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

2.21.《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

8.2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

3.

2.014 版新规范10 月实施,考查可能性小23.《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

3.

2.014 年已按新规范考试,标注以引起重视24.《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25.《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1

2.26.《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1

2.非重点规范:27.《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

2.28.《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133-1-201

3.新规范,代替旧港口勘察规范29.《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1-20

10.多年未考,2015 考查的可能性大30.《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

5.31.《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

5.3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

4.3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

1.34.《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 J124-200

7.35.《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

2.36.《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GB50869-201

3.新规范3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 号3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

1.3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

9.40.《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

7.。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相关规定(需开展评价的工程范围)

中国地震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清理规范第一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有关要求的通知 附件:需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确定抗震设防要求的建设工程目录暂行

一.核工程核电厂;核燃料后处理厂;核供热站;核能海水淡化工程;高放废物处置场;其他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核设施建设工程。

二.水利水电工程参照行业标准NB35047-2015《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包括:坝高超过200m或库容大于100亿m3的大I型工程,以及位于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0.10g及以上地区内坝高超过100m的

1.2级大坝。

三.房屋建筑工程国家标准GB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规定的特殊设防类甲类房屋建筑工程。

四.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国家标准GB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国家标准GB50909-2014《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的特殊设防类甲类城市基础设施工程。

五.油气储运工程国家标准GB50470-2008《油气输送管线线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重要区段管道。

六.公路工程参照行业标准JTG B02-2013《公路工程抗震规范》,包括:位于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0.30g及以上地区内的单跨跨径超过150m的特大桥。

七.铁路工程参照国家标准GB50111-200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包括:穿越大江大河主航道的隧道;海底隧道;水深大于20m、墩高大于80m、跨度大于150m的铁路桥梁。

八.化学工业建构筑物参照国家标准GB50914-2013《化学工业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包括:涉及光气合成、精制、使用及存储的特殊设防类甲类建构筑物和厂房。

九.水运工程参照行业标准JTS 146-2012《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包括:液化天然气码头和储罐区护岸。

挡土墙的抗震验算水平地震力怎么考虑

挡墙水平地震力计算

一.抗震挡墙设计图集静力法Fh=C1CzKhΨG1C1—重要性修正系数1.1Cz—综合影响系数0.25Kh—水平地震系数0.20+Ψ—水平地震荷载沿墙高分布系数1.0G1—单元段截面墙身重量70m2×18.5=1295KNFh=1.1×0.25×0.20×1.0×1295=71.3KN

二.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拟静力法在滑动体重心处加上一个水平地震惯性力QiQi=KhCz∂iWiKh—水平向地震系数0.15Cz—综合影响系数0.25∂I—加速度分布系数2.0Wi—滑动体重量1295KNQi=0.15×0.25×2.0×1295=97.2KN

三.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水平地震力E=G×tanζG=Wζ=2.50G—下滑土体重量ζ—地震角E=1295×tg2.50=56.5KN综合以上各规范不同算法,取“二”水平地震力Fh=97.2KN验算挡墙抗倾:抗倾覆安全系数:Ks=Mp/Ma+MhMp--被动土压力及支点力对桩底的弯矩。Ma--主动土压力对桩底的弯矩。

Mh—水平地震力对桩底的弯矩。Ks=1290.938+34

2.78

1./2811.451+97.2×

8.Ks=1.308>=1.200,满足规范要求。

应对地震水灾的措施有哪些?

针对地震水灾、水害的特点,地震水灾对策应贯彻以下原则:

1.以预防为主,把水灾杜绝在产生之前。

2.重视薄弱环节,对河流堤坝、泥石流、滑坡引起的水灾应予充分重视。

一.中长期地震预报后的应对措施

1.合理选择水利工程建筑的场地,应严格按照《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场地应尽量选择对建筑物抗震相对有利地段,库区及邻近地区应避开地质构造复杂、有蠕滑断层地段和大滑坡体、易产生泥石流的地区。

2.在震区建筑的各种水利工程应按规定设防,对于1级挡水水工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和遭受地震的危险性,可在基本烈度基础上提高1度设防。对其他特殊需要采用较基本烈度为高的设计烈度时,应经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

3.进行地震水灾危险性调查,制定防灾计划。当中期预报发出后,震区*应指定有关部门,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及可能发生的地震,进行地震水灾的危险性分析,确定地震水灾发生的可能危险区段,制定防灾计划,及时有步骤地实施,工作做在地震发生之前。

4.对水利重要工程建设前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按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各种原有重点水利工程设施进行普查鉴定,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应制订方案,限期完成加固。

5.治理水库、湖泊、河流沿岸的滑坡、泥石流危险区段。

在地震水灾危险性调查的基础上,*应组织有关单位,对水库、湖泊、河流沿岸的滑坡、泥石流危及区段,根据危险程度,进行必要的工程治理。

6.离开地震水灾危险区进行建筑。为避免水灾造成损失,应尽量离开地震水灾危险区建筑房屋、公路、铁路、变电站、危险品仓库等设施。

可参照水利部门防洪系统的有关规定。

二.短临地震预报后的应对措施当短期或临震预报发出后,处于预报区的*应立即成立防治地震水灾指挥机构,负责地震水灾的预防及治理的统一指挥,采取紧急措施防御地震水灾。

1.巡查监视。

立即组织水库、湖泊、河流沿岸水利部门或群众进行巡查监视。监视滑坡、泥石流、堤坝的动态。加强水文观测,掌握气象情况,有情况及时上报。

2.搬迁撤离。

对已确定的地震水灾危险地段又无法排除的,应迅速组织单位和群众做好撤离危险区的准备。可同时将贵重仪表、重要档案、生活必需品撤出危险区。

3.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排水。对于可能被地震破坏的蓄水池、水塔及屋顶蓄水设备,以及水库、湖泊的水,应根据水文、气象情况、地震发生的紧急程度及生产生活用水的得失,权衡考虑,做好适当放水的准备,以便减轻危险性程度。

三.地震后应对措施

1.紧急巡查,加强监视,及时排除险情。指挥部应立即组织有关单位和群众对水利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加强联络、报告,及时处理险情,防止或减少地震水灾的可能损失。检查内容有:各种水工建筑及水利设施有无破坏,河流是否有危险段,沿岸滑坡、泥石流发生及河流被堵情况等。监视的主要内容有:河流水文水位动态,降雨动态,滑坡、泥石流及堵坝等动态。

此外,巡查队伍应配备必要的通讯联络工具。

2.紧急抢修水利设施。应对被破坏的水利设施进行紧急抢修。

对危险性较大的建筑应加固。

3.人工疏流排水。河流及排水系统被堵,短期内可大量增加蓄水。

对于有可能造成水灾的河流、水库、湖泊等,当地*要及时组织人员疏通,排掉蓄水,清除危险。

4.爆炸决堤排水。主要是对地震时被堵断的河流,在短期内有造成水灾而又来不及人工疏流和排水的堵坝,可用爆炸决堤排掉蓄水。

5.紧急搬迁躲避。

对于即将发生或已发生的水灾,应立即组织下游人民搬迁撤离。

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2018修正)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防震减灾工作,按照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和地震灾害防御。第四条 各级人民*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在本级人民*的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震减灾工作。第六条 各级人民*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中的自救、互救能力。中、小学校应当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教育。

第七条 省人民*地震管理部门根据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负责制定全省地震监测预报方案,报省人民*备案后组织实施。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加强地震监测工作,做好地震活动与地震前兆的信息检测、传递、分析、处理和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时间和震级的预测。鼓励、支持各种形式的群测群防活动。

第九条 省、市、县级地震监测台网建设所需投资,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由省和自治州、设区的市、县市人民*筹集。可能诱发地震的水电站、水库和其他重大建设工程,按照国家规定设置地震监测台网,由建设单位投资和管理,并接受当地人民*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的业务指导。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更新地震监测设施、设备和仪器,加强地震监测台网的现代化建设,鼓励、扶持地震监测预报科学技术研究。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造成危害;建设国家重点工程,确实无法避免时,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的要求,增建抗干扰设施;不能增建抗干扰设施的,应当新建地震监测设施。第十二条 撤销或者迁移市、县级地震监测台站,由同级人民*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提出申请,报省人民*地震管理部门批准;省级地震台站的撤销与迁移,应当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 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人民*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统一发布。刊登或者播发地震预报消息,必须以省人民*发布的地震预报为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关于地震短期预测或者临震预测的意见,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报告,不得擅自向社会扩散。第十四条 一次齐发爆破用药相当于4吨TNT梯恩梯*能量以上或者在人口稠密地区实施大型爆破作业,有关单位应当事先向社会发布信息,并报告当地人民*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

第十五条 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应当依据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将重要建设项目避开地震危险地段和地震活动断裂带。第十六条 新建、扩建、改建以下重大建设工程和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一.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

二.国家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水利水电工程;

三.国家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规定的特殊设防类甲类房屋建筑工程;

四.国家公路工程抗震规范要求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公路、桥梁、隧道;

五.国家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特殊设防类工程;

六.国家化学工业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规定的特殊设防类甲类建筑物;

七.国家油气输送管线线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重要区段管道;

八.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露或者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九.国家和省人民*规定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其他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者地震安全性评价确定的参数,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落实抗震设防要求。

建设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当履行抗震设防职责。

地震次生灾害的灾害详解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住这些地区,地震一般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它是一类严重的地震次生灾害。

崩塌是陡坡上大块的多裂隙的岩体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突然崩落的现象。滑坡是斜坡上不稳定的土体或岩体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崩塌实际上是滑坡的一种特殊情况,泥石流是山地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爆发的饱含大量水、泥、砂、石块的洪流。

一.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特征地震对滑坡、泥石流的作用在于,触发滑坡,泥石流的滑动或流动,促进滑坡,泥石流的形成。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地震力的作用,使斜坡体承受的惯性力发生改变,触发了滑动和流动。

2.地震力的作用,造成地表变形和裂缝的增加,减低了土石的力学强度指标,引起了地下水位的上升和径流条件的改变;进一步创造了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3.地震触发的崩塌、滑坡、冰、雪崩、堤坝决崩以及其他水源的变化等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和水源,进一步扩大了泥石流的规模。地震触发和促进的作用,造成了两种类型的滑坡和泥石流。

一方面,由于地震的触发作用,震时出现大量的滑坡;泥石流,另—方面,地震使斜坡产生新的破坏,促使滑坡的形成,继地震后陆续发生,称为后发性滑坡、泥石流。地震滑坡、泥石流围绕地震的类型、强度等特性表现出鲜明的特点。一个地震区的地震活动有*期和平静期,显示明显的周期性。

地震的周期性带来了滑坡和泥石流活动的周期性。如四川炉霍震区1923年发生7.5级地震后,出现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活动期,在较大范围内暴发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震后数年停止活动,进入了间歇期。

1972年该区又发生7.9级地震,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又重新进入活动期。2.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与地震震级、烈度的关系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活动与地震震级与烈度具有明显的关系。根据以往几次强震调查和近年多次强震调查统计。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生在七度及其以上地区。

仅在特殊情况下,六度区发生滑坡和崩塌。一般地说,5级左右的地震可以诱发滑坡和泥石流;5级左右的地震其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的区域可达100多平方公里。8级以上的地震,诱发的滑坡和泥石流的区域可达几万平方公里。在相同条件下,地震震级越大,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的面积也越大。

3.地震类型与滑坡和泥石流的关系“震群型”的地震要比“主震余震型”的地震诱发的滑坡、泥石流要多,规模要大。“震群型’的特点是地震能量分多次释放。第一次地震地表产生破坏之后,紧接着第二次、第三次地震,产生的破坏要强烈得多,所以形成的滑坡和泥石流要多而大。如1973年“主震余震型”的四川炉霍地震,极震区烈度十度;而“震群型”的龙陵震区,其极震区烈度为九度,但龙陵震区的滑坡、泥石流活动比炉霍地区严重。

4.地震滑坡和泥石流规模大、形成时间短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与自然滑坡、泥石流相比规模大,形成时间短。如龙陵震区一次泥石流能将百余万立方米的物质搬运到13公里以外的尧市坝,冲毁和淤埋4000余亩农用田。一般滑坡和泥石流发育过程要经历较长几十到几百年的时间,有明显的阶段性。

而地震滑坡因地震的突发作用,使处于极限平衡或接近极限平衡的山坡在刹那间就完成裂缝,下滑的全过程。而地震泥石流也是在震时或震后降雨时迅速暴发。5.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延续时间长反复性大—次强震之后发生大量的滑坡和崩塌,为形成大型的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来源。

泥石流行:流动的过程中对河床进行下切,两岸进行冲刷和刮挖,这样使边坡又失去平衡,产生新的滑坡。这样循环反复互为因果,因而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延续时间长,从地震开始, —直延续到次年以至于数年之内。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且多发生在人口稀少地区,工程治理困难。防治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应贯彻躲避和综合治理相结合,长远的措施和短期的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制定。

长远对策为防止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从战略角度考虑应科学地开发山区和建设山区,保护山区林业。

1.合理地进行震区工程建设震区工程建设,如修建铁路、公路、桥梁,工厂、矿山、水库、城镇等,应合理地进行。工厂、城镇尽可能选在开阔的盆地和平原上,决不能造在滑坡体上;铁路、公路、桥梁、车站应尽量避开滑坡和泥石流的活动范围。

在设计上尽可能少对边坡进行开挖或不开挖。矿山必须进行科学地开采,在开采中要有排水措施。矿渣,废土堆放在少水、低洼的开阔地区,严禁盲目乱开、乱采和乱堆废矿渣以防止破坏山体的稳定性。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仅可以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植树造林应贯彻乔木林和灌木林相结合,草被与植树相结合,因地制宜。根据土质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当造林方法,科学种植,精心管理的方针,各地方*统一规划,分区、乡、村包干。保证植树造林的进行。

当前尤应搞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消灭病虫害、防止森林火灾等工作。草被,在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因雨量较多,湿润的山坡和泥石流沟地。

水运工程都有什么设计规范

!发一部分给你。

以上就是好一点整理的我国现行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是哪版?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好一点。

与“我国现行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是哪版?”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这是什么螃蟹

这是什么螃蟹

时间:2023年02月21日



最新文章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0

好一点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