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一点 > 教育资讯 >大学信息 >正文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三篇】)

更新:2024年04月01日 13:53 好一点

今天好一点小编整理了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三篇】)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三篇】)

2019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三篇】) 【 #报告# 导语】中国大学生的“开学经济”再度火爆。近年来,网络消费、校园快递、校园贷等大学生消费现象和消费行为持续被社会关注。那么,大学生平均消费水平和理财手段如何?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2019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2019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篇一


××月××日,大学生杂志社发布了《20××年度大学生生活费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本次调查从20××年4月2日至6月30日,历时三个月,统计问卷1700余份。《20××年度大学生生活费使用情况调查报告》围绕大学生生活费增加幅度、使用情况、消费趋向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一、生活费每月平均增加124元

经数据统计,大学生生活费较之一年前平均每月增加124元,以目前大学生平均每月生活费为650~800元计算,增幅为18.34%-23.57%。目前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较之一年前普遍增长,其中增长50元以内的占到了23%,增长50-100元的占27%,增长100~200元的最多占到了31%,增长200-300元的占9%,增长300元以上的占8%。

一方面是因为食品涨价,“温饱消费”支出增加,二是大学生消费理念发生改变,社交消费、高科技产品消费、时尚消费增多,两方面原因导致大学生生活费迅速增长。

二、男生生活费较女生高食品涨价影响大

男生生活费在500~800的占28.3%,800~1200的占据36.7%,女生生活费主要集中在500~800元的占40.8%,800~1200元的占24.4%。男生的生活费用开销多于女生。

男生生活费高的主要原因是,“温饱”消费远远高于女生,伙食费是每月最主要的支出,基本占生活费的70%,“温饱”消费500~800元占到了51%、800以上的占到了23%。物价上涨导致伙食费上升,成为了目前大学男生生活费增加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男生在社交、恋爱方面的消费也远远高于女生。有36%的男生认为除“温饱”消费外,每月的消费项目是恋爱消费。恋爱消费,一直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战场”,尤其是男生,有时候为了谈恋爱,不得不饿肚子。另有28%的男生认为社交活动是他们的消费项目。

三、服装、化妆品推高女生消费水平

女生生活费主要集中在500~800元的占40.8%,800~1000元的占24.4%。而每月女生平均“温饱”消费为400元,除“温饱”消费外,每月的消费项目依次为:服饰、化妆品消费51%,社交聚会消费26%,书籍消费15%,恋爱消费8%。

受文化层次和年龄结构原因,女大学生主体热情奔放、思想活跃,这些特点反映在消费心理上,就是追求时尚和新颖,喜欢购*一些新的产品,尝试新的生活。尤其高校女学生对于时尚服装和化妆品的追求较为突出。每学期的服装支出在消费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相比较而言,女生服装类支出高于男生。

四、大学生纯用于学习支出偏低

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偏低,有62%的大学生表示,每月学习方面的日常支出在50元以内。在学习方面支出在250元以上的仅有3%。和之前分析的恋爱消费、社交消费、服装化妆品消费相比,经数据估算,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仅仅占到每月生活费的5%左右。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业,而学习支出仅生活费的5%,这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数值。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是学生个体及学校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大学生应该养成一个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学校要加强关于合理消费的宣传与引导。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合理消费、文明消费。

五、仅4%的大学生的主要生活费不是由家长提供

多数大学生自己没有收入,96%的大学生生活费用来源于父母的供给,29%的大学生来源于奖学金、助学金,另外,有21%的大学生生活费用来源于勤工俭学。据调查显示53%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做过*。总之,如果在学校学习之余,条件允许的话,大学生可以适当提前的适应社会,对于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以及增加消费来源都是有好处的。

六、两成大学生透支生活费透支与节余的对抗赛

在调查中,半数大学生每月消费没有余额,同时,33%的大学生略有余额,只有15%的同学出现了透支生活费的现象。这说明大学生在面对CPI增长的状况下,可以很好的控制生活费支出,做到了收支平衡。对于15%透支生活费的同学,一方面要管理好自己的消费节奏,同时也要认真分析随着CPI的增长,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勤工俭学,尽快实现生活费收支平衡。

七、大学四年消费呈波浪状新生毕业生更需消费引导

在整理此次调查数据的过程中,发现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受到外界环境和内在心理的共同作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内外因素均有所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消费特点。经分析,大一、大四学生消费更加不稳定,因此更需要良好的消费引导和理财教育。

大一学生刚刚脱离中学生活,步入大学校门。虽然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们的内心仍然没有脱离中学的思想意识形态,家庭情况较好的学生每月消费处于中高端水平,而家庭经济情况一般的学生,初次掌握财权,消费就会持有明显的谨慎态度,加之对消费环境的陌生,导致盲目消费较多。

大二、大三学生的消费进入了成熟阶段,在各消费项目的消费区间上都更趋近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大三学生生活费相对较低,与大三学生大多勤工俭学,资金来源拓宽有关,另一方面,大三学生对校园生活环境已经相当了解,并且受到三年良好的高校思想教育熏陶,而又开始进入走向社会的初期,使大三学生的消费结构比较合理。

而大四学生面临求职就业或深造学习的选择,思想意识形态再次发生变化,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增加,消费呈现明显的社会化,具体表现为交通消费、通讯消费、餐饮消费等生活消费普遍增高。这说明大四学生的消费思想急需引导,容易出现理财意识的偏差。

2019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篇二


经过了3个月的细致调查分析之后,近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了专门针对“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结果,结果显示:38.1%的特困女大学生每个月从家里得到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15.7%的特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25.3%的来自城市家庭;非西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来的特困女大学生一样贫困;特困女大学生有三难:求学难,勤工俭学难,找工作难,甚至连谈恋爱都是一种妄想……

一个案例“油多了不好。”记者劝孟娜打一些油多一点的菜的时候,她这样说,并执意要记者多吃一些带肉的菜,而她只要了一份1元钱的炒粉丝。这还是在记者在场的情况下,如果是平时,她只要8毛钱的豆腐、土豆或者6毛钱的白菜。

孟娜是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2003级学生,她的家乡在河南柘城。孟娜家里一共有6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个70多岁的爷爷,加上父母,一共有9个人。2003年,孟娜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父亲*光了家里能*的所有粮食,借遍了所有能借钱的亲戚朋友,才把她送到了北京。

孟娜所在的专业每年需交学杂费共6200元。孟娜没那么多的钱,她身上总共不过2300元。她拿出1400元交了学杂费,自己留下900元做1年的生活费用。没有交上的学费只能慢慢补。

学校每个月给每个学生发放107元的生活补贴,孟娜还在学校申请到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在那间放了40多台电脑的屋里,孟娜每天用半个小时进行清理,这样下来,每个月能挣上80来块钱。

孟娜不敢上街*东西,一要花车费,二来东西贵。前几天实在太热,她花20元*了一件T恤;实在没有鞋穿了,又花30元*了一双鞋。孟娜柜子里还有一件春天*的外套,值19元。

孟娜是学校里的特困生,但她并不是惟一的。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调查的农、林、师范类高校中,像孟娜这样的特困女大学生,超过了学生总人数的15%,她们“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而中国扶贫基金会这份《贫困女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在一般的综合性院校,特困女大学生的比例也达到了8%。

五组数字

●15.7%来自独生子女家庭

接受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19.4%来自农业大学,6.6%来自林业大学,6.6%来自医科大学,15.3%来自师范大学,52.2%来自综合大学。70%以上的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农村经济不景气,家里缺少劳动力,致使收入只够维持温饱。同时,由于近几年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加大,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以前有所下降,使城市家庭供养大学生也面临诸多困难。在此次调查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中,就有25.3%的贫困生来自城市家庭,其余74.7%来自农村。来自城市的贫困女生中,绝大多数都来自双亲家庭,只有11.9%的女大学生来自单亲家庭,0.5%的贫困女大学生是孤儿。另外,15.7%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84.3%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子女的家庭。

●93.7%月生活费不足200元

贫困女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都很低,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调查显示,贫困女大学生的父母每月能支付给她们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的有38.1%,100元到200元之间的有44.3%,在200元以上的仅为17.6%。贫困生每月生活费支出在51元到100元之间的占28.7%,支出在101元到150元之间的有37.9%,200元以下的比例总共达93.7%。

此次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有45.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达

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

●84.7%的人承受经济困难的压力

因为贫困,女大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业余生活有诸多阻碍。调查显示,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60.2%的承受着学费书费上升的压力;48.5%的承受着生活费上升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习紧张的压力;还有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28.2%的同学不愿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心事,36.8%的学生选择向过去的同学倾诉,31.4%的选择向现在的同学倾诉,28.0%的向家人倾诉,17.4%向学校、教师倾诉。

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有66.2%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勤工俭学;有83.8%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学习,只有9.6%贫困女大学生有休闲、娱乐活动。勤工俭学的工作主要是校内勤工俭学和家教,所占比例分别为50.3%和45.5%。

贫困女大学生为了学费和生计,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甚至上课时间外出打工挣钱。挣钱只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根本谈不上增添学习用品、书籍、资料等,更谈不上进行形象建设。有56.6%的贫困女大学生不*服装,有65.9%的贫困女大学生不*化妆品。

●仅有4.1%的贫困女大学生赞成恋爱

因为经济的贫困的环境的压力,谈恋爱对贫困女大学生来说成为了奢侈品。调查显示,仅有4.1%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持赞成态度;有34.7%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无所谓;有26.8%的贫困女大学生不赞成;还有34.4%的贫困女大学生甚至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在个人将来就业的问题上,有2.8%的贫困女大学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有6.7%的贫困女大学生对于个人将来就业没有信心,茫然不知所措;有43.1%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应该有一份工作;有47.4%的贫困女大学生对自己很有信心,认为毕业后会有一份称心的工作。

在接受帮助的问题上,86.1%的贫困女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82.5%的贫困女大学生希望在学费上得到帮助,40.3%的希望在生活费上得到帮助,38.2%希望得到培训,24.2%的人希望得到心理指导。

●73.0%的人籍贯在非西部地区

此次调查发现,来自非西部地区的女大学生和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一样贫困。有27.0%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籍贯在西部地区,有73.0%的贫困女大学生籍贯在非西部地区。

非西部地区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困难,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的比例为47.2%,高于西部地区5.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用心计划,可以维持的比例为45.6%,高于非西部地区4.8个百分点。

无论是西部地区还是非西部地区的贫困女大学生,都承受着很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西部地区贫困女大学生承受来自于家庭经济困难、生活费上升、学习紧张和考试不理想的压力比例分别为:86.8%、51.7%、45.9%、32.2%,分别高出非西部地区2.6、4.3、5.2、5.8个百分点;非西部地区贫困女大学生承受来自于看不到个人前途、生活单调、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的事和无知心朋友的压力比例分别为:11.8%、16.3%、28.9%、25.3%,分别高出西部地区1.6、2.6、3.0、19.9个百分点。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三篇】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三篇】)

篇一


10月12日,大学生杂志社发布了《2011年度大学生生活费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本次调查从2011年4月2日至6月30日,历时三个月,统计问卷1700余份。《2011年度大学生生活费使用情况调查报告》围绕大学生生活费增加幅度、使用情况、消费趋向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一、生活费每月平均增加124元


经数据统计,大学生生活费较之一年前平均每月增加124元,以目前大学生平均每月生活费为650~800元计算,增幅为18.34%-23.57%。目前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较之一年前普遍增长,其中增长50元以内的占到了23%,增长50-100元的占27%,增长100~200元的最多占到了31%,增长200-300元的占9%,增长300元以上的占8%。


一方面是因为食品涨价,“温饱消费”支出增加,二是大学生消费理念发生改变,社交消费、高科技产品消费、时尚消费增多,两方面原因导致大学生生活费迅速增长。


二、男生生活费较*高食品涨价影响大


男生生活费在500~800的占28.3%,800~1200的占据36.7%,*生活费主要集中在500~800元的占40.8%,800~1200元的占24.4%。男生的生活费用开销多于*。


男生生活费高的主要原因是,“温饱”消费远远高于*,伙食费是每月最主要的支出,基本占生活费的70%,“温饱”消费500~800元占到了51%、800以上的占到了23%。物价上涨导致伙食费上升,成为了目前大学男生生活费增加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男生在社交、恋爱方面的消费也远远高于*。有36%的男生认为除“温饱”消费外,每月的消费项目是恋爱消费。恋爱消费,一直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战场”,尤其是男生,有时候为了谈恋爱,不得不饿肚子。另有28%的男生认为社交活动是他们的消费项目。


三、服装、化妆品推高*消费水平


*生活费主要集中在500~800元的占40.8%,800~1000元的占24.4%。而每月*平均“温饱”消费为400元,除“温饱”消费外,每月的消费项目依次为:服饰、化妆品消费51%,社交聚会消费26%,书籍消费15%,恋爱消费8%。


受文化层次和年龄结构原因,女大学生主体热情奔放、思想活跃,这些特点反映在消费心理上,就是追求时尚和新颖,喜欢购*一些新的产品,尝试新的生活。尤其高校女学生对于时尚服装和化妆品的追求较为突出。每学期的服装支出在消费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相比较而言,*服装类支出高于男生。


四、大学生纯用于学习支出偏低


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偏低,有62%的大学生表示,每月学习方面的日常支出在50元以内。在学习方面支出在250元以上的仅有3%。


和之前分析的恋爱消费、社交消费、服装化妆品消费相比,经数据估算,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仅仅占到每月生活费的5%左右。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业,而学习支出仅生活费的5%,这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数值。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是学生个体及学校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大学生应该养成一个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学校要加强关于合理消费的宣传与引导。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合理消费、文明消费。


五、仅4%的大学生的主要生活费不是由家长提供


多数大学生自己没有收入,96%的大学生生活费用来源于父母的供给,29%的大学生来源于奖学金、助学金,另外,有21%的大学生生活费用来源于勤工俭学。据调查显示53%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做过*。总之,如果在学校学习之余,条件允许的话,大学生可以适当提前的适应社会,对于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以及增加消费来源都是有好处的。


六、两成大学生透支生活费透支与节余的对抗赛


在调查中,半数大学生每月消费没有余额,同时,33%的大学生略有余额,只有15%的同学出现了透支生活费的现象。这说明大学生在面对CPI增长的状况下,可以很好的控制生活费支出,做到了收支平衡。对于15%透支生活费的同学,一方面要管理好自己的消费节奏,同时也要认真分析随着CPI的增长,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勤工俭学,尽快实现生活费收支平衡。


七、大学四年消费呈波浪状新生毕业生更需消费引导


在整理此次调查数据的过程中,发现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受到外界环境和内在心理的共同作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内外因素均有所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消费特点。经分析,大一、大四学生消费更加不稳定,因此更需要良好的消费引导和理财教育。


大一学生刚刚脱离中学生活,步入大学校门。虽然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们的内心仍然没有脱离中学的思想意识形态,家庭情况较好的学生每月消费处于中高端水平,而家庭经济情况一般的学生,初次掌握财权,消费就会持有明显的谨慎态度,加之对消费环境的陌生,导致盲目消费较多。


大二、大三学生的消费进入了成熟阶段,在各消费项目的消费区间上都更趋*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大三学生生活费相对较低,与大三学生大多勤工俭学,资金来源拓宽有关,另一方面,大三学生对校园生活环境已经相当了解,并且受到三年良好的高校思想教育熏陶,而又开始进入走向社会的初期,使大三学生的消费结构比较合理。


而大四学生面临求职就业或深造学习的选择,思想意识形态再次发生变化,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增加,消费呈现明显的社会化,具体表现为交通消费、通讯消费、餐饮消费等生活消费普遍增高。这说明大四学生的消费思想急需引导,容易出现理财意识的偏差。


篇二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苏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上风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本钱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构成完全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引诱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具有*但对*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具有*的大学生中,一部份有通讯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答应;另外一部份有通讯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份是既无通讯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致使的。


2、学生对品牌的虔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假如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渐构成固定偏好,终究构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虔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熟悉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往。


3、消费偏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资生活与精神生活日趋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文娱、运动、*、电脑和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门。大学生的消费已显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假如经济条件答应,大部份学生会往旅游,往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电脑,*、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进社会、具有高质量生活的渴看。


篇三


经过了3个月的细致调查分析之后,近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了专门针对“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结果,结果显示:38.1%的特困女大学生每个月从家里得到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15.7%的特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25.3%的来自城市家庭;非西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来的特困女大学生一样贫困;特困女大学生有三难:求学难,勤工俭学难,找工作难,甚至连谈恋爱都是一种妄想……


一个案例“油多了不好。”记者劝孟娜打一些油多一点的菜的时候,她这样说,并执意要记者多吃一些带肉的菜,而她只要了一份1元钱的炒粉丝。这还是在记者在场的情况下,如果是平时,她只要8毛钱的豆腐、土豆或者6毛钱的白菜。


孟娜是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2003级学生,她的家乡在河南柘城。孟娜家里一共有6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个70多岁的爷爷,加上父母,一共有9个人。2003年,孟娜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父亲*光了家里能*的所有粮食,借遍了所有能借钱的亲戚朋友,才把她送到了北京。


孟娜所在的专业每年需交学杂费共6200元。孟娜没那么多的钱,她身上总共不过2300元。她拿出1400元交了学杂费,自己留下900元做1年的生活费用。没有交上的学费只能慢慢补。


学校每个月给每个学生发放107元的生活补贴,孟娜还在学校申请到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在那间放了40多台电脑的屋里,孟娜每天用半个小时进行清理,这样下来,每个月能挣上80来块钱。


孟娜不敢上街*东西,一要花车费,二来东西贵。前几天实在太热,她花20元*了一件T恤;实在没有鞋穿了,又花30元*了一双鞋。孟娜柜子里还有一件春天*的外套,值19元。


孟娜是学校里的特困生,但她并不是惟一的。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调查的农、林、师范类高校中,像孟娜这样的特困女大学生,超过了学生总人数的15%,她们“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而中国扶贫基金会这份《贫困女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在一般的综合性院校,特困女大学生的比例也达到了8%。


五组数字


●15.7%来自独生子女家庭


接受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19.4%来自农业大学,6.6%来自林业大学,6.6%来自医科大学,15.3%来自师范大学,52.2%来自综合大学。70%以上的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农村经济不景气,家里缺少劳动力,致使收入只够维持温饱。同时,由于近几年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加大,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以前有所下降,使城市家庭供养大学生也面临诸多困难。在此次调查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中,就有25.3%的贫困生来自城市家庭,其余74.7%来自农村。来自城市的贫困*中,绝大多数都来自双亲家庭,只有11.9%的女大学生来自单亲家庭,0.5%的贫困女大学生是孤儿。另外,15.7%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84.3%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子女的家庭。


●93.7%月生活费不足200元


贫困女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都很低,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调查显示,贫困女大学生的父母每月能支付给她们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的有38.1%,100元到200元之间的有44.3%,在200元以上的仅为17.6%。贫困生每月生活费支出在51元到100元之间的占28.7%,支出在101元到150元之间的有37.9%,200元以下的比例总共达93.7%。


此次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有45.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达


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


●84.7%的人承受经济困难的压力


因为贫困,女大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业余生活有诸多阻碍。调查显示,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60.2%的承受着学费书费上升的压力;48.5%的承受着生活费上升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习紧张的压力;还有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28.2%的同学不愿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心事,36.8%的学生选择向过去的同学倾诉,31.4%的选择向现在的同学倾诉,28.0%的向家人倾诉,17.4%向学校、教师倾诉。


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有66.2%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勤工俭学;有83.8%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学习,只有9.6%贫困女大学生有休闲、娱乐活动。勤工俭学的工作主要是校内勤工俭学和家教,所占比例分别为50.3%和45.5%。


贫困女大学生为了学费和生计,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甚至上课时间外出打工挣钱。挣钱只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根本谈不上增添学习用品、书籍、资料等,更谈不上进行形象建设。有56.6%的贫困女大学生不*服装,有65.9%的贫困女大学生不*化妆品。


●仅有4.1%的贫困女大学生赞成恋爱


因为经济的贫困的环境的压力,谈恋爱对贫困女大学生来说成为了奢侈品。调查显示,仅有4.1%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持赞成态度;有34.7%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无所谓;有26.8%的贫困女大学生不赞成;还有34.4%的贫困女大学生甚至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在个人将来就业的问题上,有2.8%的贫困女大学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有6.7%的贫困女大学生对于个人将来就业没有信心,茫然不知所措;有43.1%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应该有一份工作;有47.4%的贫困女大学生对自己很有信心,认为毕业后会有一份称心的工作。


在接受帮助的问题上,86.1%的贫困女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82.5%的贫困女大学生希望在学费上得到帮助,40.3%的希望在生活费上得到帮助,38.2%希望得到培训,24.2%的人希望得到心理指导。


●73.0%的人籍贯在非西部地区


此次调查发现,来自非西部地区的女大学生和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一样贫困。有27.0%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籍贯在西部地区,有73.0%的贫困女大学生籍贯在非西部地区。


非西部地区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困难,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的比例为47.2%,高于西部地区5.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用心计划,可以维持的比例为45.6%,高于非西部地区4.8个百分点。


无论是西部地区还是非西部地区的贫困女大学生,都承受着很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西部地区贫困女大学生承受来自于家庭经济困难、生活费上升、学习紧张和考试不理想的压力比例分别为:86.8%、51.7%、45.9%、32.2%,分别高出非西部地区2.6、4.3、5.2、5.8个百分点;非西部地区贫困女大学生承受来自于看不到个人前途、生活单调、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的事和无知心朋友的压力比例分别为:11.8%、16.3%、28.9%、25.3%,分别高出西部地区1.6、2.6、3.0、19.9个百分点。

中国985大学学费一览表?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三篇】)

中国985大学学费一览表如下:

1、北京大学:理科试验班类、文科试验班类、电子信息类、生物科学专业:每生每年5300元,其他专业:每生每年5000元。

2、清华大学:美术学类、设计学类专业:每生每年10000元;其他专业:每生每年5000元。

3、复旦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四年学费每人总计31000元;其他本科专业:每生每年5000-6500元。

4、浙江大学:工科类、医学类专业:每生每年6000元;艺术类专业:每生每年9000元;农林类专业:每生每年5500元;其他专业:每生每年5300元。

5、上海交通大学:大部分本科专业:每生每年5000-6500元;软件工程专业:每生每年1学分400元;视觉传达设计、临床医学(法语班)专业:每生每年10000元;临床医学五年制(英语班):每生每年19500元。

6、华中科技大学: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每生每年10000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每生每年10350元;软件工程专业:第1-2学年每人收费5850元,第3-4学年每人收费16000元;其他专业:每生每年4500-5850元。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每生每年4800元。

8、中国人民大学:外语类专业:每生每年6000元;艺术类专业:每生每年10000元;中法学院专业:每生每年60000元;其他专业:每生每年5000元。

9、天津大学:除环境设计、动画、软件工程、建筑学等专业,其余的普通专业学费为每生每年5200-6200元。

10、武汉大学:普通专业:每生每年4500元;重点专业:每生每年5850元。

11、中山大学:学费每生每年5480-10000元不等。

12、同济大学:学校采用按学分收取学费的政策,普通本科专业每年预收5000元;建筑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二年级其预收6000元。

13、北京师范大学:除艺术类专业、外语类专业外,其他专业每生每年4800-5400元。

14、厦门大学:大部分专业收费每生每年5460元。

15、西北工业大学:理工类专业:每生每年4950元;文史类专业:每生每年3850元。

16、东北大学:校本部大部分专业:每生每年2500-5200元。

17、华南理工大学:文科类专业:每生每年6060元;理工外语体育类专业:每生每年6850元(部分专业大三、大四时学费会有变动)。

18、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试验班、法学、经济学、社会工作专业:每生每年5000元;外语类专业:每生每年6000元。

19、兰州大学:哲学、历史学类专业:每生每年5000元,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类专业:每生每年5500元,文学类中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每生每年5000元,理学、工学、农学类专业:每生每年5800元,医学类专业:每生每年6200元。

20、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动物科学、草业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每生每年3000元。

21、重庆大学:文理科各专业(类):每生每年4500-6875元。

2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类专业:每生每年3025元;理工、外语类专业:每生每年4950元;文史类专业:每生每年3850元。

23、中央民族大学:文史类各专业:每生每年5000-6000元;理工类各专业:每生每年5300元。

985大学的学费比较低的原因

1、国家财政补贴:985大学是国内顶尖高校的代名词,综合实力强大,国家也会加大对这些院校的财政支持,用于学校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支出,因此985大学不像民办大学那样靠学费来营利。

2、来自校友的捐赠较多:985大学的毕业生受教育程度高,毕业之后有较大几率成就一番大事业,有部分成为了声名显赫的企业家。为了回馈母校,这些优秀校友会返校捐赠。如清华大学每年获得海内外校友的捐赠,就高达几十个亿,这些资金会用于学校的科研和建设上,也会用在学生的身上,而降低学费便是其中一项。

3、让更多农村学子有书可读:对于一些家庭优渥的考生来说,一年五六千的学费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从小在山区长大的考生来说,五六千是一笔不小的开支。985大学的学费不高,并且还会为贫困学生和成绩优异的学生准备助学金、奖学金,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另外,这些贫困学子学有所成之后,也会回到家乡,助力其发展。

以上就是好一点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三篇】)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三篇】)”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公司中标通知书回复函模板

公司中标通知书回复函模板

时间:2023年01月21日
这是什么螃蟹

这是什么螃蟹

时间:2023年02月21日



最新文章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0

好一点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